约2060字。
《江南的冬景》教案
浙师大
一教学原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因此,我将用“以学生为主体”“支架式教学”原理来指导本次教学,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强调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认为,经历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或观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个性。
二.教材分析: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单元,“谛听天籁”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江南的冬景》一文用行云流水的笔调,舒卷自如地描写了江南冬季的美丽景象,抓住江南冬天“晴暖温润”的特点。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因而学习此文,能使学生得到审美熏陶,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散文抒情性强,文意浅显较容易理解。江南的秀美令人神往,再加上本文优美的叙述,相信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郁达夫的散文情调和风格。
难点:学习散文的构图特征,避实就虚虚实相生的笔法。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以及浑然天成的意蕴。
六.教学方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互动合作,自主地解决问题。本单元学习重点在于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达方式。
教法:
1 朗诵法2情景设置法3问题导入法3点拨法
学法:
1 独立思考2 互动合作
这一方法既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准备描写江南景色的诗词,写到黑板上,师生加以鉴赏。
2 播放诗歌录音,学生跟着有感情的朗诵。将学生快速地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
3.介绍作家、作品背景。然后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这篇散文有整体的体验和感知。
(二)文本解读:从“整体感知,文本细读,迁移拓展三方面)
1找出最喜欢描绘江南美景的段落,从感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试作分析。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味和见解,这一设计注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