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00字。
  《桃花源记》 教案
  ——向智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之美。
  3、情感目标: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意。
  2、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感悟、辩论
  【教学辅助手段】:朗读带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解题
  同学们,有一群人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了五六百年的地方就是---桃花源。我们常常把风景美丽而人们又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它出自于陶渊明所写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 
  回忆秦、汉、魏、晋的朝代顺序
  秦(前221-206 )
  汉(前206-公元220 ) 
  魏(220-265 )
  晋(265-420 )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背景     记笔记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配乐朗读
  2、师生合作读
  师读第一段,指名一生读第二段,余文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出感情。)
  3、教师指出本文应掌握的几种文言现象。
  4、学生相互质疑问,疏通文意。
  (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以“桃源”为线索,写了作者怎样的行踪?
  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2、请同学们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你对桃源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美—乐—奇
  4、选择自己喜欢或有感悟的句子,朗读、背诵。 
  听读
  诵读
  学生相互质疑问难
  学生创造性复述
  谈感受和理由
  背诵
  四、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优美的句子。
  外部环境--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内部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