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br>
<br>
1. 了解并掌握如何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 <br>
<br>
2. 诵读中体会诗歌的结构和音乐美。 <br>
<br>
3. 认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br>
<br>
教学重点和难点: <br>
<br>
调动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理解体会“乡愁”这种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共有的主题。并能迁移模仿,掌握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初级形式和方法。 <br>
<br>
课型 :自读课 <br>
<br>
教学设想: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br>
<br>
教学步骤: <br>
<br>
一、 导入新课 <br>
<br>
乡愁,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脑海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有关乡愁的诗句。 <br>
<br>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r>
<br>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br>
<br>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r>
<br>
每个日落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一处生活的场景,一次自然界的变化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诗人们往往把它诉之于笔端,于是我们就欣赏到了这一首首凄伤的诗歌,体会到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和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br>
<br>
二、 明确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显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