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300字。

  《人民日报》美文选粹(七)
  小生命 大作用(科技杂谈)
  蒋建科 《 人民日报 》( 2009年7月2日   19 版)
  它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既不会制造飞机,也不用买票,却成功地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畅游”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它自己没有多少能量,却依靠人们的喷嚏,成功地进入数万人的身体;它还具有不断“变异”的看家本领,可以成功躲避人类的进攻和防御……
  想必不用我说,您已经猜到它是谁了——目前仍在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近年来,随着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的暴发,病毒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但对于病毒所属的庞大家族——微生物,人们却知之甚少。
  其实,作为与动物、植物并列的自然界的三大物种之一,微生物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高到离地球表面8万米的高空,深达1万米的海底,都有它的踪迹;在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在土壤、河流、冰川、地壳表层、盐湖、沙漠,都生活着鲜为人知的各种微生物。
  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霉菌等等,其起源不仅远早于人类,也早于植物和动物,但却是生命世界中被人类认识最晚、目前了解最少的一类生物。自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300多年来,已发现和定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据说这些还不到微生物总量的5%,人类目前仅能对1%的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
  微生物实在是太渺小了: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直径为0.1毫米以上的物体,而微生物的直径大都在0.1毫米以下。我们今天已知的最小微生物是病毒,最小的一类病毒叫细小病毒,它的直径只有20纳米。
  不过,可不能因此而瞧不起微生物,在科学家眼里,它们是各类生物中最富有魅力的一大类群,对人类的贡献无可替代——
  ……
  玫瑰的风骨(文化风采六十年)
  徐 鲁 《 人民日报 》( 2009年7月2日   20 版)
  葛翠琳 (速写)
  罗雪村
  八十年的生命,六十年的创作生涯,还有二十年来为了“冰心奖”的事业而默默付出的心血与劳动……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下御河桥畔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庆典后,刚从燕京大学毕业不久分配到北京市委机关工作的大学生葛翠琳,带领着市委大院的秧歌队,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城、北城、东城,环城游行后回到台基厂市委院子里,市委宣传部第一任宣传部长李乐光对她说:“我看了你在报纸上发表的短诗和散文。你为孩子们写书吧,等到40年之后,回头看看,会有多少成绩?”当时,尚未满20岁的葛翠琳惊讶地说道:“40年?太遥远了。新中国今天才建立,还有三个月我才满20周岁呢!”
  可是,仿佛是眨眼之间,60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为80岁的老作家了!
  60多年来,她为孩子们创作了《野葡萄》、《金花路》、《翻跟头的小木偶》、《蓝翅鸟》、《最丑的美男儿》、《一片白羽毛》等童话名篇,许多作品在国外出版,有的在国际上获奖。这些中国当代“抒情派童话”创作领域里的经典篇目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和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上开出的绚丽花朵。有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的“中国风格”,源于作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这种中国风格,也决非一个简单的和表面的标签,而是已经融入文本深处的风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