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 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 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想:
1、从多种渠道收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
2、布置预习:学生借助工具书积累生字词;自读课文,能用一条线简单地理出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并能复述。
3、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
4、教具:
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钱学森的事迹,在班上交流。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主题。
由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板书:
拜师求学
创业辉煌
决心回国 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饱受折磨
胜利回来
2、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6—18):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生的祖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坚如磐石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