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
⑴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的童真童趣。
⑵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⑶积累文言词汇。学会集纳梳理文言文字词。
⒉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培养寓感情于写作之中的能力。
⒊情感目标:
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培养美好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围绕“趣”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品位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文言文字词的集纳梳理。
2、对“物外之趣”的理解。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法 迁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油印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及句子的意思,学会集纳梳理文言文字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沈复及《浮生六记》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二、学生介绍作者,教师小结。
1、 解题:题目《幼时记趣》中,“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
2、 教师屏显:课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3、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
(明确:整篇文章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
4、 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5、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正字。
6、 指名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