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20字。必修五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
  2009年9月22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掌握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研读理解文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透露出来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式。
  三、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研读理解文言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1.知识积累
  (1)课题与作者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为“书圣”。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就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字音
  癸(guǐ)丑       取诸(zhū) 怀抱    清流激湍(tuān )  修禊(xì )
  会稽(kuài jī)  游目骋(chěng)怀   感慨系(xì)之    虚诞(dàn )      
  齐彭殇( shāng ) 流觞(shāng )曲水 趣(qǔ )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
  嗟(jiē )悼     一觞(shāng )一咏   放浪形骸(hái )  少长(zhǎng)咸集 
  2.自学引导
  (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              趣舍万殊(通“取”)
  (2)指出下列划线字的古今异义
  ①茂林修竹
  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 用义为质量差
  ③或取诸怀抱
  古:“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④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竟;   今:无此义
  ⑤向之所欣
  古:过去;    今:常用义为方向
  ⑥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⑦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为 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二)交流展示
  1.从每一段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乐”、“痛”、“悲”。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3.词类活用
  固知一死生            数词作动词,看作一样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数词作动词,是一样的
  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作动词,相等同
  (三)互动探究第一部分
  1.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2. 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四)精讲点拨
  1.重点文言实词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⑵流觞曲水:曲,使动,使(水)弯曲
  ⑶次:旁边                    ⑷一:一些,一点
  ⑸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⑹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⑺所以:用来                  ⑻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⑼极:穷尽                    ⑽娱:乐趣
  ⑾信:实在,诚
  2.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
  (五)矫正反馈
  1.《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王羲之传》,文体是________,即著述的________。文章记叙兰亭盛会的情景,抒发欢乐有尽、________的感慨。   
  2.选出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项(   ) 
  A.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B.列座其次  游目骋怀   
  C.静燥不同  一口同声   D.英雄辈出  贻笑大方   
  3.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释义都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禊(qì):古人消除不祥的祭礼。B.激湍(tuān):流势急猛的水。   
  C.一觞(shāng)一咏:酒杯。D.骋(chěn)怀:奔驰,放任。   
  4.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⑴映带左右(      )  A.衬托   B.衣带    C.环绕  D.夹杂   
  ⑵信可乐也(      )  A.确实   B.相信    C.信心  D.可靠   
  ⑶不能喻之于怀(    )A.比喻   B.设喻    C.告诉  D.明白   
  参考答案:1.晋书、序、前言、人生短暂   2.C   3.B   4.①C②A③D
  (六)迁移训练
  结合课文撰写一副对联谈谈你对文章理解。
  如:1.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2.妙趣横生山和水,触景生情乐与悲。 
  师生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