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该系列资源是我网组织一线教师按当地的考试大纲,参考近年资源中的精品,依照一定的体例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的优质资源。每个系列资源由20个左右知识点的教案或课件组成,每个知识点只采用一个教案或课件,按大纲知识点命名各资源,体例大体一致。  
    本资源由多年任教高三的浙江省兰溪高级老师章建良组编。由20个自成系统的优质教案组成。  
    本系列资源任何人只能下载教学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经营,不得随意转发到其他网站,一经查实,将封锁转发者的帐户。
  育星教育网201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17)
  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及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评,进一步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诗歌鉴赏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6课时。其中讲读课4节,练习课1节,讲评课1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9: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①   鉴赏诗歌的形象。
②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③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考点透析】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