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运用语言的技巧
南京市陶吴中学 211151 陈万理chensir1977@tom.com
论文提纲:
1、 针对某些人的断言,教师运用语言只要准确、简明和发音标准就行,从而阐明教师应讲求语言的技巧。
2、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适时精问
A、 结合学生的学情,阐明精问的重要性。
B、 举例:《祝福》一文中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教学就是用问的语言来完成的。
(2)就近引说
举例:课上教师对词语的借引促成了课后学生对词语的仿用——谈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能表现出褒贬不同的感情色彩。
(3)大肆吹擂
举例:为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教师着意吹捧《红楼梦》,从而全班掀起了读《红楼梦》的热潮。
总结:讲求技巧的语言运用在教学中会有极大的功效,它也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有讲求技巧的语言运用。
内容摘要:本文是就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能够做到准确、简明和发音标准就行”这一欠妥的看法,发表了观点。首先指出教学活动中追求语言的高质量,即教师要讲求语言的技巧,接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适时精问、就近引说、大肆吹擂这三点。并指出讲求技巧的语言表述才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学法 语言 技巧
第一部分
运用语言表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于是有人断言:师之言要准确、简明、发音标准就行。首先就准确而言,教师的职责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故语言表述应确切、中肯、规范、合乎语法,不能废话连篇,语病百出,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也不能弯弯绕,说了半天,学生昏昏然,不得要领。其次为简明,讲课言不在多,而在精;话不在繁,而在要。一句话,清楚易懂就行。能够一语破的、一语解惑尤佳。切忌信口开河,东拉西扯,罗里罗索,语脉不清。最后是音准,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说普通话,善于辨别同音字、音近字和多音字,说的流畅清楚,切忌半土半洋,或用方言土语授课,必须克服“啊”“是吧”“对不对呀”之类的不良口语习惯。做到这些足以。对此我想问:可以了吗?殊不知,这些只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啊!然而高质量的语言表述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追求教学语言高质量也就要教师在教学中讲求语言的技巧。因为,高质量的语言表述是每个教师努力奋斗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正确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与教学环境保持平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审美经验的语言技能活动。可见,为师的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