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580字。高二语文诗歌鉴赏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语文组  王加林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恨    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
  答: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5分)
  答: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5分)
  答: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3、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分)
  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
  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⑴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分”字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2分)“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3分)(写对两个字,不作任何分析,不得分。)
  ⑵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1分)蕴涵了诗人造访道士不遇的怅惘(2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①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评分建议:4分,答对四点即可,每点1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评分建议:6分,三种手法答出两种即可。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各3分。
  6、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