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个字。
第26课小石潭记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王亮
【课文导读】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获得美的享受。《小石潭记》是一篇写景优美,意境丰富,情感复杂的古代记游散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学习重点】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
2、了解本文的文学常识及背景资料,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本文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学习这篇文言文,要把朗读为主线,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达到背诵、明意、感悟的目的。本课的学习,词语积累仍然是关键的一部分,而且还应注重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会说大意、谈感受、写体会。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2.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里的意思。
(1)往来翕忽()(2)悄怆幽邃()
(3)斗折蛇行()(4)水尤清冽()
(5)蒙络摇缀()(6)佁然不动()
(7)凄神寒骨()(8)犬牙差互()
3. 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为坻,为屿乃记之而去乃记之而去俶尔远逝
A为B 之C乃D 尔
为宫室器皿闻之欣然规往乃不知有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6.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因为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为。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3)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4)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
(5)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