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作文素质训练与材料积累
作文素质训练实验中有“六个环节”,即指导、积累、写作、评讲、小结和补救。在作文素质训练的六个环节中,“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这一环节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之源”问题。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话言简意赅,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腹中无墨”的问题。有了“墨”,自然能泼洒成文。可见,“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多么重要。
我在实施“中学生作文素质训练研究与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材料积累”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于是制定了“材料积累方案”,以期能解决“写作之源”的问题。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现就有关方面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1.理脉探源方向明,源清流畅舟通行。材料的来源,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社会生活材料,一是书本传说材料。前者靠感受,后者凭阅读。因此,我们可以将“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故直接深入生活,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对于写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间接地获取材料。这主要来自于书本,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对于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写作体会,他说:“文章怎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总之,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主要源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与善于阅读,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