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八种: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举例子。其中,学生在阅读中不太容易区分的是下定义和作诠释。
先来看看教科书上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解说:
“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下定义,一定要准确,要讲究科学性。”“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179~180页)
认真琢磨上面的文字,不难看出:“下定义”是一种比较严格的解释,它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则是用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1)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2)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3)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它们中间哪个用到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呢?答案是第(3)句。第(1)句,没有揭示赵州桥的本质特征。第(2)句虽然涉及到了“自养”的本质特征,但表述上采用从不同角度分别说明的方式(“绿色植物”指明范围,“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指出获取食物的方式),应该看作是作诠释。而第(3)句从本质上解释了“统筹方法”,因而是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