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 教学目的
1、 把握本文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理解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所寄寓的理想情怀。
2、 学习本文变换立足点,多角度、多侧面状物写景的特点。
3、 学习本文多用短句、多用比喻、多用对比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二、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文章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2、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3、 作者对小屋虚实结合的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新颖独到的立意。
4、 学习鉴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 教学设想
1、 安排课前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
2、 教学时以点拨教学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为加深学生对作者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攻破难点,在迁移训练中增加一篇短文,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四、 教学步骤
布置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旋律。

(附:字词过关)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障碍,掌握以下词语。
1.注音。
黛dài  缀zhuì  翩biān  憩qì  阡qiān  陌mò  谧mì  蕊ruǐ
绽zhàn  缥piāo  缈miǎo  骋chéng
2.解释。
玲珑:(东西)精巧细致。也指从灵活敏捷。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灵动:飘逸,传神。
逊(于花):差;比不上;不及。
挺拔:直立而高耸。也指坚强有力。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憩:休息。
游目骋怀:随意观览瞻望并敞开胸怀。游目,指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览瞻望;骋,本指马在奔跑,引申为放开,尽量展开。
宁谧:安宁,平静。
疏落:稀疏零落。
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也写作飘渺。
盈(耳):充满。
空中楼阁:空中所见的楼台观阁。本指海市蜃楼,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
3.辨音。

4.辨形。
○1  ○2  ○3  ○4
5.辨义。
点缀、映衬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映衬,映照,衬托,通过并列相反的事物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来。一般说来,点缀还是相互的,甲物点缀乙物,不等于同时乙物也点缀甲物,而映衬则是相互的,点缀有时也借助于对比映衬关系,取得点缀的效果。

(附:课前速读测试)
1.本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   省作家   ,本文的出处是    。
2.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此句用了   修辞手法,在  位置、    角度,才能观察到这种情景。
3.“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①,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③,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④。”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喻修辞,具体地说是  喻,①和②是  喻,③和④是  喻。
4.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
5.“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个两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在什么位置才能观察到这种形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