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3张。扬州市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运用寻觅到的“文言津梁”自读课文。
2、 了解庄子的一些思想观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作品
[投影:成语]
同学们对银幕上的成语熟悉吗?——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庄子》!《庄子》里还有许多同学们不熟悉的成语。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庄子》为我们留下了218条成语。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需要反复阅读的智慧。庄子无疑是智慧的。
[投影]庄子,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为“老庄”。留传下来的《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我们一起看三段评论:[投影]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指,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语)
“这个人的书使两千多年的许多人上瘾,我自然是其中之一。如果我要说他的魅力与世界之存在一样永恒,希望你不要大惊小怪。”(冉云飞《庄子让我上瘾的几个理由》)
“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李振纲《智者的叮咛》)
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有人这样形容:[投影]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者,是濮水边的鱼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李怀宇《忙里偷闲读庄子》)
庄子实在是太丰富了,今天我们就通过《秋水》篇的开头一段文字先与庄子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吧。[板书:秋水(节选) 庄子]
二、文本研习,落实文言字词
这个专题是“寻觅文言津梁”,同学们这节课就用寻觅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解、辨、理、赏、诵[投影]来自读文本。
1.读一读,我们先听一遍朗读,注意读音与句读。
2.解一解,六个同学翻译文本,完成右栏文言字词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