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分析把握作品是如何凸现项羽的性格特征的,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含配套教案,约1650字。
《项羽之死》教案
作者:taifanrenle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阅读人物传记,把握史传散文中的人物星象;
2.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能对项羽进行辨证地认识和评价.
过程和方法::1.分析并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把握作品是如何凸现项羽的性格特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邦在逆境中沉着冷静的性格,吸取项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够理智的教训.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项羽,评价历史人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我们曾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 检查预习
1. 学生朗诵课文
2. 解决疑难字词句
3.本文围绕项羽之死写了哪几件事?
归纳: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三. 解读场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课后练习一的三个问题思考探究)
第一段:写垓下被围的困境(练习一第1题)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思考练习四第1题,体会此时的情境。
第二段:写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思考课后练习一第2题、练习四第2题,分析项羽的性格和心理。
明确: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极端自负,好逞匹夫之勇。
第三段:写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