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过秦论》上篇开头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此句虽只二十一字,但却蕴含复杂的语言现象和丰富的语文知识。透彻理解此句,对理解全文,乃至整个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一、互文的训释方法:
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叙言》中指出:“有同义互文者,从互文之字以定其义。”意思是说有意义相同可以相互训释的词,应根据与之互训的词来确定它的意义。这种用在同一语境中分置前后对应位置的同义词来相互进行义训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词句很有帮助。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加“—”符号的词,加“   ”符号的词,加“·”的词虽然原本是有差异的三组近义词,但在本句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弃异存同,用作等义词了。“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的意思,“天下”、“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意”、“心”都有心意的意思。写作上虽有变化,阅读时却可以互训,全句主要意思是:“(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高一《语文》82页注释)。
掌握了这种“从互文之字以定其义”的训释方法,对于我们理解本文中类似词句很有帮助。
例如:①有……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
“属”、“徒”、“伦”互文为训,都是辈的意思。
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追”、“逐”互文为训,都是“追逐”的意思,“亡”、“北”互文为训,“逃跑(的士兵)”的意思。
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度”、“絜”、“比”、“量”互文为训,都是“衡量”“比较”的意思。
④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句中前一个“固”字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各种资料众说不一,若掌握了互文这种训释方法,就不难看出前一个“固”与“地”形成对文,属同义词,“固”当是名词,作“险固的地势”讲。
当然,这里的“互文”是训诂方法,不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唐·贾公彦《仪礼疏》),“参互见义”(俞越《古书疑义举例·卷》)的修辞方法。
二、变文铺排的修辞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