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20个字。
  《台阶》教学设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赵媛媛
  教学目标: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分析,把握父亲的形象。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关键词句所体现的父亲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每天进教室,回家都要爬很多级台阶,所以爬的时候总是希望台阶?低一些。但是有这样一位老人,一位父亲,却总是希望他们家的台阶高一些,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森祥的《台阶》,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分析,把握这位父亲的形象。
  二、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昨天已经让大家把课文预习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概括一下故事情节。(要求:人物+情节,语言简洁)
  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父亲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两三个学生回答)
  这些同学的理解是否准确呢?我们先不做评论,让我们踏上文中的台阶,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三、研读赏析——审视台阶,感悟父亲。
  (一)梦台阶——要强,自尊
  1.文中父亲的梦想是什么?
  2.父亲为何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请大家在文章中画出相关内容。
  (1)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句:戏称地位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家现在的家境很差,台阶很低?
  父亲的坐姿孩子的游戏背回青石板心疼草鞋不打磨
  3.可见,我们家现在的经济条件很差,地位很低,父亲的梦想就是能过上一般人的生活,提高地位,获得他人的尊重。从中可看出父亲性格中的哪些特征?
  要强,自尊
  (二)造台阶——勤劳、淳朴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1.他做了哪些准备?默读10——16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准备阶段:捡砖、拾瓦、塞角票。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积铢累寸,漫长而艰辛)
  可以说,父亲用他的(品质:勤劳,毅力)建造起九级台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