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望月怀远》教案2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0 KB
评级:
时间:
2009/12/11 15:54:40
下载:
本月:2 总计:108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580字。1.理解本诗的内容和境界
2.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同上
朗诵法、感悟法、点拨法
一、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二、诗歌注释:
遥夜:长夜 竟夕:整个晚上 怜:珍惜 滋:湿润 不堪:不能
盈手:满手,意谓把月光抓在手中 佳期:指聚首的时候
三、初读诗歌,理解内容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却不多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
出句写景——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对句由景入情——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 ,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
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此联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 。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看似写赏月 ,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望月怀远》音频素材 苏教版
《望月怀远》ppt16 苏教版
《望月怀远》ppt15 粤教版
《望月怀远》ppt14 粤教版
《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联想阅读 ppt 通用
《望月怀远》ppt13 粤教版
中国古代优秀诗词《望月怀远》视频赏析 粤教版
《望月怀远》音频演唱1 粤教版
《望月怀远》ppt12 粤教版
《望月怀远》ppt11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