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写作 “‘非典’来袭”话题作文评改
一、导语
“作文源于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源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作文是一种“精神”的个性创造,也就是说写作不是纯客观的搜集现实生活材料,照相似的再现生活,或者说些人云亦云的套话,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思考,情感、意识去触摸现实生活的本质;或者说要再现经过自己情感浸渍,过滤的现实生活,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认识,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才是有个性的,有价值的。
以下例文是我校全国理科试验班同学近日陆续发给我的作文,征得作者同意后的批改文,发给大家,供同学们思考评议。这些文章不是通常意义的范文;文章瑕瑜互见,我觉得这样更真实,更符合学生写作实际,更有借鉴意义。
二、作文题:
1、题目:自有人类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是在与天灾人祸无数次的抗争中顽强生存下来的,“非典”(SARS)的突然袭击,又是对人类的一次考验,面对这次考验,引起了你那些联想和想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以“‘非典’来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写作提示:眼光投向自身,身边的实际,回眸过去,又要展望未来,这样你看到的东西就多了,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不会定点在一个方面,就会向四方辐射;这要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等多种思维方式 ,那么可写的内容就会涌至笔下,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表达方式可以用议论或抒情,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看法;亦可以用记叙描写所见所闻或用想象编写的故事,来演绎你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说明:蓝颜色的字是我的修改意见
三、例文评析
例文(1)
珍爱生命
①有人说:“猫有九命。”但我们是人,不是猫,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
②刚刚还在慨叹伊拉克战场的惨烈,人的生命在硝烟中灰飞烟灭,没想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在我们身边燃起,不一样的战场,却是一样的惨烈。
③不知不觉中,“非典”就(前面没有与“就”对应的词,“就”放在这儿,反而显得多余,减弱了“非典”爆发的突兀性,不如删掉)爆发了,似乎没有铺垫。不谙世事的我们就看着它从南方卷来,卷走了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我还从没有意识到死亡(改为“疫情”更符合实际些)的临近(改为“威胁”更恰当),我想大多数人也没有过(改为“没有意识到”文气才连贯),但现在,我感到了,我相信(“我相信”三字可删)其他人也感到了。所以我才提出要珍爱生命(要加上“的命题”三个字更好些,或改为“我才更理解珍爱生命的内涵”。为什么要改?因为“珍爱生命”几乎是人人都有的一种理念,不是“你”提出的,只是对它的内涵如何认识理解的问题),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它没有意义的消逝。
④在“非典”的“逼迫”下,中国人终于养成了洗手(加上“等卫生")习惯。在“非典”的“逼迫”下,中国人终于把卫生(“卫生”前加上“讲究”这个动词,句意更明确)放到了它本来应占有的地位。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动力就是人对生命的珍爱。
⑤但在这个危险的时候,我们却看到有一种人,他们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在离“非典”最近的地方,与“非典”做着最直接的斗争。一些人牺牲了,一些人染上了“非典”,其他的人则失去了自由(这句话表义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