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谈当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为例
311811 浙江诸暨市学勉中学 陈鉴霖 13857541627  xzchenjl@zjjy.com

人教社新教材高中课本选入了中国当代诗歌,这表明了我们的编选者在编辑眼光上有了拓展,对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也是一个不小的鼓励(积极培养起当代诗歌的读者)。不过,我们知道,当代诗人,包括名震一时的“朦胧诗三大诗人”北岛、舒婷、顾城在内,在中学生那里基本上还是一个陌生的存在,而当代诗歌的日益边缘化,又使它们也没有进入大多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最多是它的浅俗的邻居:流行歌词;但这是讽刺性的。这显然就与我们教学那些学生从入幼儿园(有的更早一些,从父母那里)就开始接触的古典诗人、诗歌的情形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们首先在心理准备上就缺乏一定的基础;而当代诗歌的那种有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却更多学习借鉴外国诗歌的特点,又使它们在表呈上与我国古典诗歌的重整齐结构、和谐音韵、丰富意象、美丽意境有了区别。正因这样的“陌生”,我们的诗歌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我试图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为例,谈谈当代诗歌教学中的两个显在的问题,并试将对策蕴于其中。

一、“崇拜”——“静观”
我留意到,有些老师为了让当代诗人在学生那里赢得最佳的“第一印象”,在上课时使用了“绝对化断语”。我说的“绝对化断语”指的是极端化的、远离了学生理解限度的、不具备发展性的断语,而不是基于事实的、能为学生充分理解并接受的“基本判断”。举例来说,有一位老师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时,在导语中介绍海子说:“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又说“海子的诗彻底摆脱了中国诗歌的阴柔造作之气,自然清新,充满阳刚气质”。这位老师的初衷想必是想告诉学生,海子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我们学他的诗歌是“有福”的,希望以此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但客观上,他对这“了不起”夸张过度了,诸如“神话”、“圣徒”、“精神之父”、“彻底摆脱”等词,并不能有效地拉近距离,反而会推远,使学生产生“海子是遥不可及”的印象,这岂非适得其反?“巨大距离感”的产生,乐观一点说,或可以使学生对诗人产生“崇拜感”,消极一点说,或会使学生对诗人产生“反感”。“反感”是不用说了,我想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将使诗人和诗歌被彻底拒绝;但“崇拜”并不是坏事啊,也许就会有老师认为这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