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Ⅱ全面详解
(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用)
一、 基础知识部分:
1、 【答案】 D
【解析】A项中“锤”与“捶”读音相同,都读chuí。B项中“悴”与“萃”读音相同,都读cuì。C项中“啜”与“辍”读音相同,都读chuò 。D项读音分别为dào,nào,chuò,diào。
2、【答案】D
【解析】A项中“班配”中的“班”应为“般”。B项中“不落巢臼”中的“巢”应为“窠”。C项中“挺而走险”中的“挺”应为“铤”。
3、【答案】D
【解析】“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因此①句中应填“终止”。“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因此②句中应填“退化”。“不免”指免不了。“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往往跟不好的方面,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因此③句中应填“不免”。
4、【答案】B
【解析】“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匪夷所思”比喻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B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句子所谈是虽有一些发射台已搬下山,但对实现净空作用太小,因而使用不当。
5、【答案】A
【解析】B项中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前面加“——”,去掉引号。C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中的冒号去掉。
6、【答案】C
【解析】A项有歧义,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B项搭配不当。不能说“时间在进行”,可以删除“申请时间”或删去“进行”。D项成分残缺,“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陈述的是队员,而不是美国队,所以应在“美国队”前加上“队员的”。
二、 科技文阅读: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能力层次为D级。根据原文“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白鹤梁因此成为三峡库区惟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D项明显不是原因。
8.【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题干是“”,关键是一个“急需”,在A、B、C、D四个选项中,显而易见D项最“急需”。
9.【答案】 C
【解析】A说“白鹤梁平时都隐没在水中”而原文却是“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把“多数时候”改成“都”把特称判断说成了全称判断,A项错误。B项说“石鱼和题刻不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原文确是“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也扩大了范围。D项的“就地淤埋”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而“岸边复制”不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这是非常明显的。C项叙述和原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