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仅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更需要具有获取知识、重组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把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文教学重在创新,而要创新,就必须转变旧的传统观念,这就是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由传授知识为主向指导学生自由为主转变,由应试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塑造创新品质转变。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可以利用本学科独特的能力结构和特有的优势,加强语言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创新有使命感,能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中创新活动的形式,可作如下归类和设计:
  一、听力类创新
  1.听说。听一段录音(或朗读),简述其主要内容(观点),并对其作出评价,然后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观点。
2.听记。组织学生参加某报告会,要求作好记录,然后展评,看谁的最好,尤其是与众不同而行之有效的听记方式。
3.听辨。听老师或同学口述题目,就该题目快速的作出答辩,看谁的应对方法、处理措施最好。
4.听议。听地方广播电台的一段新闻,就该新闻的内容(问题),以“假如我是×长”为题,提出解决(应对)的方案。
  5.听议。选取古今中外一些精彩的名人对话,由老师和同学模仿角色表演,学生听后,立刻对该对话的精要或言外之意进行和叙述和评价。
6.听写。听老师(或同学)即兴说三至五个词语,运用这几个词语快速地口述一段50-100字以内的话,看谁语言最通顺,最有文彩,最富有创意,最后形成文字。
二、口语类创新
  1.竞赛式朗读。选取书报上或教材中带对话的故事性强的文章和抒性性散文来朗读,看谁模仿得好,读得有感情。
2.即兴说话。课前,由同学或老师命题,即兴说话三分钟,要求:抑扬顿挫、有手势。
3.演讲。就时政或同学们感兴趣的同一话题,发表限时五分钟的演讲,背靠背的比赛,由老师和同学评判。
4.辩论。就时政的某一些话题,展开辩论比赛,主持人、辩手、评委、通过竞争产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