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6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海市包头中学  袁贝旎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特点。 
  5.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古代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重点)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封建专制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悠悠千古,多少忠臣良相,赤心耿耿,直言进谏,结果呢?比干挖心,屈原放逐,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司马迁遭酷刑蒙辱,历史上因直谏而遭不幸的,不胜枚举。所谓“武死战,文死谏”,说明“谏”何其难也!可是邹忌不仅敢“谏”,而且能使齐王从谏如流,奥妙何在?让我们听听这个故事的原委吧!
  二、释题
  1、检测预习:本文选自      。
  介绍《战国策》
   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记录东西周及秦、齐、楚等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240年。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此名,沿用至今。
   它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