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
( 杭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011班 014号 富伟良 )
内容提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即注重“死记硬背”,重视“文学积累”,强调“学以致用”。其次要看到讲解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能重鉴赏而轻讲解。只有如此,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 讲解 鉴赏
中学语文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比较教学、讨论式语文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很少有人专门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以上所列举的教学法只适于现当代文学作品或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对有着语言隔阂的文言文教学是不相宜的。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大的恐怕就是这文言文教学。
以前,许多语文教师都喜欢教文言文,原因是教师教授文言文时学生听得比较仔细认真,而现在,白话文言文的泛滥,几乎每个学生手头都有一部文言文白话翻译的参考书,这给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带来了尴尬:学生看起来都懂,教师没什么东西好讲。但问题是,现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有人曾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作过这样的评价:一个学生从初一开始接触古文,经过六年的学习,高中毕业时,多数学生的古文水平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与过去相比,如今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其古文水平不及旧时三年的私塾学生,大多数大学中文系非古文专业的学生其古文水平不如解放前普通的高中生。 何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呢?当然有教材的问题。据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统计,大陆地区初中文言文约占教材课文总数的29%,高中文言文约占44%,而在台湾地区,初中课文共130篇,其中文言文58篇,为45%左右,高中课文106篇,其中文言文76篇,比例高达72%。 由于我们大陆的教材中文言文编排过少,使中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也少,这是中学生文言水平低的原因之一。但我们认为根本的还是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采用讨论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眼界,这固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讨论法是否适合文言文教学,我们认为值得商榷。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在《四十自述》中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可见上文言文而不讲解,纯粹地讨论鉴赏,是“全无用处”的。当然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剖析。
一,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可取性
不知是什么原因,人们一谈到传统,往往会投以鄙夷的目光,觉得这些人过于保守固执。改革开放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界的众矢之的,是被批判的靶子。文革以后,思想大解放,一些人开始对传统的观念有了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毕竟有诸多可取的长处,几千年的教育模式必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不少人至今仍抱敌视的态度,认为回归到传统,那将是死灰复燃,幽灵复出,要坚决屏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