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04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曲阜一中李士健邮箱:sjlqf@sina.
  教学要点: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2、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wǎng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5、言句式:(1)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选于众状语后置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