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案例契机:
四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照例上去自己精心准备好的马致远的著名思乡之作《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抒发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的散曲。因意境的优美、手法的独特、感情的真挚而被誉为“秋思之祖”。我自己一直偏好这首小令。可是,在兴致勃勃地照例讲了必要的文体知识,诗的作者和影响之后,我意外地发现,不知因为是天气的缘故,还是教学内容的缘故,学生们大都懒洋洋的,看起来情绪低落。我想,如果照我原定的教学设计去上的话,肯定没多大效果。着急之余,忽然看到有个别同学正不动声色地仔细观看着课本上的插图。这倒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决定全盘推翻原先的教学设计,抛开现成的教师用书,另起炉灶,从这幅插图入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想到这倒让我上了一堂让学生拍手称快的生动的一课。下面就是这堂课的部分课堂实录,有不当之处,还敬请斧正。
案例描述:
……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播放录音,生陶醉其中)
师:听了录音之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1:我觉得心里酸酸的,应该是这位游子想家了吧!所以愁楚满腹地行走在天涯。
生2:我觉得周围环境很荒凉的,空旷的大地上只有游子一人。
生3:我觉得很寂静。
生4:不是能听到乌鸦的“呱呱呱”的叫声吗?还有流水声。
生3:但是这样不是更能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寂静吗?
生5:这就叫以动衬静了吧!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都不错,已经大致能抓住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了。所以当我们朗读时,应读得哀婉悲凉一些。现在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生读,读完,并静默几分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酝酿)
师: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生5:我看到了一个身心疲惫的游子牵着他的一匹瘦马在荒凉寂静空旷的大道上踽踽独行。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成语:踽踽独行。还有同学能描述得更具体细致一些吗?
生6:我是这样想的:秋风呼呼地吹着,吹得人心寒。夜幕已渐渐降临,干燥的枯藤缠绕在只有枯枝残叶的老树上。几只乌鸦栖息在树上,“呱呱呱”地叫个不停。树旁有一条小溪流,静静地流淌着,显得那么有气无力。依水而筑的是一间房屋却没有一点动静,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
生7:老师,下面我来接下去:远处,萧瑟悲凉的西风依旧无情地吹刮着大地。风中有一位孤独的旅人,骑着一匹疲倦无力的瘦马,在蜿蜒曲折的古道上,慢慢地走着,走着。太阳即将落下,天色越来越暗,越来越暗,那一位旅人看着周围的这一切,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啊?(学生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已跟这位游子心意相通了。在我们课本中有一幅这首小令的插图,相信同学们已经看过了,这幅插图跟你刚才想的是否相同?这幅插图有没有体现出这首小令所营造的意境?现在我们不妨来评价一下这幅插图。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欠妥,怎么改进?
(学生一时兴致高昂,一边仔细看着,一边和周围同学讨论着,争议着。五分钟后)
生1:老师我们一致觉得这幅图画得很完整,把该画的都画上去了。但是在某些地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师:哦,挺辩证的。说说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