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5120字。湖南省长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测试
  语文试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6×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花钿(diàn)  修葺(róng)    捣衣砧(zhēn)   巉(chán)然
  B.潦(lǎo)缩     騞然(huō)     庑(wǔ)门       巨擘(bò)
  C.江皋(gāo)   淥(lǜ)水      鼙(pí)鼓         水澹澹(dàn)
  D.踯躅(zhízhú)眇眇(miǎo)   马嵬(wéi)       涕(dì)泗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凝脂   萦纡   殴鹭   乾坤 
  B.秋簟   棹约   霰雪   薜荔
  C.麋鹿   斟酌   回眸   皓腕
  D.霓裳   逍遥   萃集   倾泄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选项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B.《庖丁解牛》一文出自《庄子》,此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庄周,战国时蒙人,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C.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讽喻诗《秦妇吟》《琵琶行》等。
  4.下列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表现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对士族门阀的压迫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B.《湘夫人》表现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点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由爱生怨,终因怨而绝爱,“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就是佐证。
  C.《春江花月夜》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全诗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人生情趣的画卷。
  D.《夜归鹿门歌》,读来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发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人生归宿。
  5.下列关于诗文技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是庄子为阐明养生之道而写的寓言,而这篇寓言之所以给人纵横捭阖的审美感受,主要在于文章高超的修辞艺术。 如“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比喻庖丁解牛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认真谨慎;“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连续四个动词排比,表现庖丁解牛的动作之干净利落!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自”、“空”二字最突出寂寥冷落的意境,表达了杜甫对武侯一片崇敬仰慕的叹惋之情。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中的“坼”、“浮”二字借助夸张,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诗的背景由此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色调。
  D.《书愤》一诗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诗文中用典能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诗人运用“塞上长城”典故目的是为了表明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一样建功立业;“出师一表”一典意在感慨自己比不上诸葛亮,心里有郁愤和不平的情结。
  6.下列诗句与原文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B.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D.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去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西门豹治邺》选段,回答下列问题(4×2分)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①,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