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
敬之情。
2. 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 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
“智者”形象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对启蒙思想在当代阐发。
  2.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结合课前的预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比如:1762年轰动欧洲的“科拉事件”,以 及伏尔泰为西尔旺、蒙巴伊、拉巴尔等 人鸣冤,为他们洗脱罪名、恢复名誉的故事。也可以介绍伏尔泰、雨果的生活 经历和成就。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两节课的时间,通过学习一篇演说词,走近法兰西 的两位杰出人物: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 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 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 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 与景仰之情感染。

二.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介绍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时代,高度评价其世纪性的贡献。
第二部分:(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个方面评价其卓越的贡献。
 1. 2-8 介绍他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作用。
 2. 9 介绍他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手迫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正是思想启蒙和现实关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第三部分:(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雨果专门赞美伏尔泰“睿智的微笑”。这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又有含有黎明的曙光。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伏尔泰标志着一个新纪元,新时代需要伏尔泰。雨果表达了追求伏尔泰,于黑暗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2.有感情地范读节1,让学生思考并回 答以下问题:
 a.在节l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 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b.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c.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 果呢?
 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升认识:伏尔泰 获得祝福和诅咒,都是因为他向旧社会宣战。
明确:
 a.“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b.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 责任。
 c.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3.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体会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
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以及查找到的资料,理解雨果的评价。

  4: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 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