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有视频、有配套教案,课件内容翔实。非常实用。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2.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时间顺序
3.掌握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准确平实的说明语言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重点:准确地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意思,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
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用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嫦娥奔月的故事导人。
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本文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2.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3、写文章要有一定的顺序,请问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4、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登月准备
②飞船升空
③登月成功
④返回地球
5. 课文的1~2语段及文章最后三段哪又是写什么呢?试给课文分段。
6.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一阶段:准备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二阶段:升空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