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生入学教育
北师大深圳南山附属实验学校 邓天琦
今年的广东省高一学生,是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新的课本、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三年后,还将以新的高考模式参加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那么,此次高中新课程有哪些变化呢?
一、高中新课程有哪些变化呢?
新教材改变了知识体系的编排顺序,数学教材有了难度上的层次之分。将来想去体育艺术类院校的,可以只选择学习5门必修课,即10个学分,向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则需要再学习2门选修,修满16个学分,而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继续选修,达到20乃至24个学分。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自主选择,老师的主导性就要减弱。与传统的教学不同,现在是学生自主研究在前,老师回答问题在后,老师只是个督促。“以人为本”是新教材最满意的地方。以前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照文体来分单元,现在文体划分不再那么突出了,突出的是教材中加入了活动课程,让学生去认识自我。这样教材现实感很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教材的选修部分分成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五个特色栏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还可以重新选择。从培训中廉老师就已认识到,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变了,语文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琢磨透课文便可以教课,个性化的培养更加重要。
新教材更加工具化,上课不必非要照搬教材,师生发挥的余地很大。以前是只教知识与技能,如今在此基础上,还要教授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超过知识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部分,老师也要更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和新课程的启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而教师从主导地位变为督促地位,即从灌输知识转变为掌控学生学习的大方向。按照参与培训的老师的说法,教师这一“转型”实际是让孩子更自由,而教师的担子更重了。以前是“一刀切”式的讲授知识,并以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现在仅掌握知识还不够,必须促成学生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而难度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