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多年,成绩斐然,但事半功倍的结果仍未得一遏制。近几年,语文教学受到诸多的指责,大有墙倒众人推之势。语文教学改革到了今天这不尽人意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材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考试方式的问题;还有人才选拔方式的问题、教学思想的问题。这些,仅是目前舆论所公认的。
身为语文教师,笔者想就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发表管见。
语文教改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语文素质教育,是以语文教师的素质为基础的。这个问题不解决,语文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记得当初从师范毕业时,我的教师曾告诫我,要当好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四个一”,即: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张铁嘴、一肚子名篇诗文。这或许就是当时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吧。多年来,我也曾以此自律,企求当好一名语文教师。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显然,仅具备这“四个一”,要当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认为:今天,要落实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做教师的根本。要当一名教师,首先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要为人师表,当学生的楷模,乃至崇拜的偶像;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于敬业,甘于奉献。
二、知识素质
知识,是教师素质的基本成分。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这里的“学识”,主要指基础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又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具备了这些学识,可以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但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即:吸收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边缘科学知识;学点哲学,最终形成知识性的高层网络化的素质结构。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师职业的要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