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入手解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情感。
《蜀相》
杜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2、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能力目标:品味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炼字技巧。
情感目标:体会杜甫对英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 。
【教学重点】:以意逆志,品味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炼字技巧。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中蕴涵的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
对联导入: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血吐五丈原,病死于军中。有一个旷世诗人,在卧龙先生去世五百年后,参谒了他的纪念祠堂,感慨之余,写下了一首传世的诗作。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蜀相》。
二、走近杜甫(幻灯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誉为“诗圣”,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的四个阶段:
1、35岁以前,读书与漫游阶段。(731—745)
2、35—44岁,长安十年蹉跎阶段。(745—755)
3、45—48岁,陷贼与为官阶段(756—759)
4、49—59岁,漂泊西南阶段 (760—770)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介绍,提示学生注意安史之乱的时间(75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