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  培养四种意识,夺取语用题高分
  语言表达运用题(主观题)历来被作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是每年变化最大的板块,它以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具有极大开放性,所选语料新鲜,时效性强,成为了试卷中的“亮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用题,我们不难归纳出此类题的特点,这种题强调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贴近生活,强调语境,突出语言与思维的紧密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它与写作试题形成互补之势,“作文”是开放性的写作;而“语言表达应用”则是规范的、有所限制的表达,是在试题设置的特定情境中的表达。2009年16套语文高考试卷的语用题(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6套设置了语用题),一方面“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考题命置均集中在《考纲》中所规定的各个考点,突出语用能力的综合考查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用题的命题思路更加与时俱进,力求创新,试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凸现了“语文生活化”的命题趋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与语文亲密接触。
  2009年高考试卷一些传统题仍受到重视,例如安徽卷考查了图文转换,辽宁卷、海南宁夏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同时考查了仿写,江西考查了长句变短句,重庆卷考查了重组句子等,这让我们看到了传统题的回归,但同时高考试卷也出现了很多有创意的新题,例如江苏卷的留言簿留言、北京卷的建国60周年游行现场解说词、广东卷的致谢词等。针对2009年高考语用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在备考中必须重视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细讲精练,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四种答题意识,即:情景意识、综合意识、开放意识和规范意识,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固其“本”,适其“变”,争取拿到高分。
  一、情景意识
  注重题目的生活情境化是高考语用题“语文生活化”命题趋势的具体体现。“情景化”指的是语言运用题的设置,结合一定的生活情景,考查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下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一点,是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描述——“学生应具备在各种生活环境下,合理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相符合的。200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生活情景之下完成语言表达的题目不少,例如江苏卷第4题(在地震博物馆留言簿上留言)、北京卷第22题(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现场解说词)、四川卷第18题(为汶川特大地震中抢运伤员的照片写颂扬词)。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生活情景,向学生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切切实实地考查学生在“情景化”中准确而合理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情景”意识。明确“情景”是做好语言表达题的前提和关键,要指导学生认真审读题干要求,分析题目提供的生活场景,进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合乎“情景”的答案。
  【直击高考】(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2题)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人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