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 导入课文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拿来”是批判地吸收的一种形象说法,“主义”是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这是作者的独创。
二、 本文写作背景简介
三、 范读课文,思考:一个新鲜而独创的概念的提出,必然包含着“它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两个内容,“拿来主义”这个命题就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即“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
四、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本文结构
学习课文第一步是理清文章的结构,从而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先示范分析第一节的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后面部分的结构。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一件事——“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是闭关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个很通俗而又很形象的说法。第二句的前半部分说“自从……又碰了一串钉子”虽然也是叙述,但明显地包含有作者的态度,后半部分已转移到“送去主义”,是另一件事了,由此可见,第一节是由“闭关主义”写到“送去主义”,这就是作者的思路。
下面由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结构。
归纳:
                             大错的政策和结果
           
               ↑
                             正确的主张


               ↑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五、 讲读课文,抓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深入理解。
(一) 作者是一开始直接分析“拿来主义”的吗?
1、作者是在哪一段提出“拿来”的观点的,哪一段开始正面阐述的?
第二段点到“拿来”后,第五、六段再点,到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所以”,表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提示我们,在这之前的内容是“要自己来拿”的原因。
2、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即为什么要“自己来拿”呢?)
(1) 在此之前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