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教学思想的确立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结果,说课便是体现教学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很高兴能通过今天的说课活动,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说课的课题是《吆喝》。
一、 说教材
《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 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及民俗文化,但编者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学习“吆喝”这一艺术。而是要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依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能力目标:
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读“吆喝”的深刻内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吆喝”这一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验热情与思考深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文本内容思路等方面的感知,而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站在文化与精神的高度,对文本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与深层解读。吆喝这种民俗艺术,不仅体现出声乐艺术,反映了老北京人的生存状态,而且折射出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因此,我把“品读吆喝”作为本课的叫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变革首先应该是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我将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胆质疑,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深层次解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吆喝”这一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为帮助学生更好的体味吆喝的声乐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体验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