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没劲的《呐喊自序》
作者:大傻
教书的时间长了,呐喊的声音自然是已经消失了,连睡梦中的咳嗽也荡然无存,其实一觉醒来,何尝有梦?
不想再说鲁迅!
何况本文在内容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对高一学生而言,确实是没必要过多涉及鲁迅思想的深刻的。教学时突出重点,扣住“梦”的具体内容即可。这篇教案可以说把鲁迅切割分析的面目全非面目可憎体无完肤。嘿黑,语文也可以这样玩完的。
一:词语注释: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 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 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崐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 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 没有一文钱。名: 占有。 曲笔: 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 气愤;抑郁不平。
二、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地 点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发 展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所学课程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
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