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70字。
七年级上期中记叙文考试复习要点
一、理解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P8 8、第⑤段中加点的“一个方法”具体指什么?
P10 8、第段中加点的“放肆”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P11 9、第段中说:“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文中结尾为什么说二月兰“忠心”、“执著”?
P20 10、文中加点的“新的高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P23 9、文中加点的“哈哈大笑”、“哈哈的笑声”中的“笑”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P28 5、文中加点的两个“飞”各是什么意思?
二、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A、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B、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D、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三、整体把握文章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能力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答案(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P8 9、第段的例子说明了“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载一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事例。
10、从全文看,作者赞扬了种子和小草的什么品质?
P11 11、本文写的是二月兰,为什么以“送春”为题?
P20 8第段中说“小男孩子儿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前方。”为什么小男孩儿“既不前进也不后退”?为什么他“固执地注视着前方”?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