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60个字。
  《小石潭记》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组孙运安设计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并积累文中的文学常识和重要文言词句。
  2、 品读课文,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与积累。
  2、 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导航:
  1、 学法指导:文言文阅读的具体方法包括,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2、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3、文体知识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核舟记》。
  预习要求:
  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 自主探究、夯实基础看我的
  1、 我掌握了以下知识
  2、我存在以下疑惑
  二、合作学习、理解文意读一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小组交流讨论。
  三、探究讨论、体会写法想一想
  1、仔细阅读课文,循作者行踪看看文章写了那些内容?从文中一一找出原句。
  先写:
  再写:
  最后写:
  2、本文是作者被贬官永州时所作,重点是写景而又不单纯写景,试分析作者当时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