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70字。
  粤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登池上楼》教案
  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李丽冬
  教学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
  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特色
  3、品味两首诗的情景交融的特色
  4、揣摩名句和炼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写景的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古代每逢佳节或者是有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古人往往就会登高赋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如小学时我们学过的古诗《登颧雀楼》中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借登楼望远之事来阐述人生哲理。大家还能不能列举一些类似的登高的诗句呢?
  举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抒发了作者登台时的悲怆。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
  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思念亲人的孤独之感。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净,惟见长江天际流”,写诗人登楼送别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引入本诗。
  二、学生自读,正字音
  虬     怍     徇    岖嵚   褰    豳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人,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十八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他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谢灵运政治上不得志,于是寄情于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他写诗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这是说他的山水诗写景细致入微,语言精雕细琢,他写出了很多千古流传的名句。他的诗风“如初发芙蓉,清新可爱”。
  2.结合题目,进行背景简介。
  谢灵运祖父是东晋名将谢玄,所以谢灵运也是出身贵族,但是由于他所代表的士族与当时的执政者刘宋王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谢灵运在政治上一直得不到重用。本诗是他被贬为永嘉太守时所作,当时他久病初起,被贬加上生病,使他心情很不好,因此就登楼远眺,想借观景来纾解他内心的愁闷。题目中的“池”就是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
  3.感知诗意
  起兴(潜虬、飞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