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40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内诗歌鉴赏复习
  整理 朱玉冰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1.本诗描述了那几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不怕”“只等闲”表现了红军什么精神?
  表现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颔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偶、夸张。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4.颈联中“暖”“寒”的表达作用?
  “暖”字既实写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景象,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后的喜悦心情和沸腾景象。
  “寒”字写艰险,突出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精神。
  杜甫的《春望》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试分析首联中的“破”和“深”的作用。
  “破”描绘了国度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草木繁密而又荒芜的景象,暗示人民离散。
  3.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移情于花,描绘出战乱中人们的痛苦和伤感。
  4.试分析颈联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或:理解颈联所表达的感情.)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诗句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离散亲人,渴望得到亲人音讯的感情。
  5.尾联中诗人的一个动作“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搔”通过细节写出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杜牧的《泊秦淮》
  1.试分析首句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凄凉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诗的第二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点明环境,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说说你对诗歌最后两句的理解?
  运用议论,表面上斥责歌女,实质是谴责当朝权贵不顾国家安危、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罪行,体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
  4.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第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年老久病、孤独艰难的处境。
  2.试分析后两句中“风吹雨”的作用?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