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分为独立的两个,共计18张。有教案,约3180个字。
  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7课《短文两篇》教案
  Yunping7811
  行道树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训练。
  2、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3、学习在比较中刻画形象的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预习:
  查字典,处理字词。
  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了解作者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 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来上学时,你有没有注意马路两边行道树?曾经注意到的请举手,说一下你的感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展示课件,补充)
  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金华。60年代中期,她出版了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在台湾文坛一举成名。张晓风是位创作领域广阔的多产作家,60年代中期以来,她写了不少剧本和小说,而散文一直是她喜爱的文体。自70年代中期以后,散文成了她写作的主要文体。迄今,她已经出版了10余本散文集,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黑纱》、《再生缘》、《给你,莹莹》、《步下红毯之后》、《安全感》、《诗与眼睛》、《三弦》、《我在》、《动物园的祈祷室》、《你还没有爱过》、《非非集》等。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学习小组展示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字词处理(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
  4、再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②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预设示例:★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