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注  释】 <br>
<br>
  (1)邹忌:《史记》作驺忌,齐人。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修:长。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  (2)昳:通“佚”,美。  (3)朝(zhāo)服衣冠:早上穿戴衣帽。  (4)旦日:明日。  (5)孰:通“熟”。孰视:注目细看。  (6)威王:齐威王婴齐(?前320),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七年,知人善任,改革政治,是个较有作为的国君。  (7)市朝:指人众会集的地方。  (8)期(jī基)年:一整年。 <br>
<br>
1.导人新课<br>
<br>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些名言警句流传千古,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这<br>
<br>
样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哪位同学讲讲这一句话的含义?<br>
<br>
    “良药苦口”在古代,由于科技的落后,中草药只能是一些汤剂、丸药,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而“忠言”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顺耳”不是更有利于被接受被采纳嘛!古人向君王进谏,也不都是直言进谏。我们今天要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用委婉含蓄的语言进行劝告,并收到很好效果的典范(板书课题)。<br>
<br>
    2.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了解(战国策》有关知识。<br>
<br>
    (战国策》是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br>
<br>
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来、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br>
<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