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3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想:
1、拟抓诗歌中“梦游”“行乐”作为切入点,由三个讨论题构成:诗歌是怎样描绘天姥山的?如何认识“梦游”?如何认识“人间行乐亦如此”?引导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逐步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
2、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诵读、 2、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当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他自认为能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时,他满怀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酷爱饮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对生活充满了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纵情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位诗人是谁?他就是我们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最能代表李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一首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蔑视权贵,反抗现实,向往仙境,追求个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课文
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这要通过语言的“舒缓徐疾,抑扬顿挫”才能达到目的。诵读时,要注意这几个问题:(1)感情是什么?(2)哪些字要重读?(3)节奏如何把握?(哪些地方要读得快?哪些地方要读得慢?)
1、请三个学生分读课文,学生评论读的效果。
2、教师点拨,试选三个片断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