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广西崇左市江洲区崇左二中:鲁尼
随着Internet的诞生,世界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知识的爆炸性发展。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那么许多知识还没有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新世纪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内容应侧重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相适应;培养方法应灵活多样,不受时间 、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为了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弊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出"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总论部分也明确提出?quot;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利用网上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实践,旨在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3、扩大学生知识面。
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协作精神。
一、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一开始我就对学生使用电脑的现状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却令人深思:班上的学生有一半的家庭购置了电脑,其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将电脑仅用于打字练习,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将电脑用于打游戏或者看影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家里的电脑基本没有用在学习上。于是,我利用"课外活动专题指导课",教他们如何安装各类光盘,并逐步介绍各种有关对语文学习的光盘,如《家庭藏书集锦》及各类电子读物等。
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电脑进入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世界时,发现自己已拥有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通过文字、音乐、动画把自己带进了知识的宫殿。他们才恍然大悟他们的"游戏机"原来具有如此的魅力,顿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增,不少学生很快就自觉地利用光盘《中国小百科全书》查阅与语文课文有氐谋尘爸读恕<页っ强吹阶约旱暮⒆诱嬲训缒宰魑暗墓ぞ撸几械椒浅P牢俊?/p>
二、利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1996年,该组织又在《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不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能。"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有关各国名人、历史事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性语言材料。网上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给我们提供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极好场所。然而,我们仅仅停留在老师上网收集资料,然后传授给学生,那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发挥Internet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导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新大纲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列举几个方面的活动形式中提到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一提示就为我们的教学形式拓展出开放式的新天地。
如:人教版小学十一册课本,一开始就是《长城》、《桂林山水》这两篇课文。一篇是介绍创下了世界历史奇迹--长城的构造特点和地位,另一篇介绍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我在教这两篇课文前,布置给学生的课外预习作业就是到网上搜集有关"长城"和"桂林山水"的有关信息,以软盘的形式交作业。学生们兴趣非常浓厚,纷纷到网上浏览、下载。同学之间也在交流网上查询的资料,做到资源共享。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提高了获取、分析、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使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融合,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吸收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精华,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捷径。
三、遨游知识宝库,扩大学生阅读量
我还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了有助于他们学习的网站,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为写作积累素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