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50字。
  《邓嫁先》课时作业
  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邓稼先(    )                宰割(    )            鲜为人知(    )
  呼啸(    )                筹划(    )            挚友(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画线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A.试卷          卷宗            开卷有益
  B.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C.强大          强调            强词夺理
  D.处分          处理设身        处地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物理直觉    ②数学见地    ③勇进的胆识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__________;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__________;决定方案时,要有__________,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5.本文是一篇_________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________和对民族的_________。
  课文语段阅读题
  (一)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学习理论物理。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安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这篇散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_________理论,获1957年_________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