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节目
金马小学 田强
近十年来,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光纤电视进入城市乡村,千家万户。几十个频道的节目,让学生目不暇接;节目精彩,令人回味,稍不节制,就会终日沉迷其中。课堂还是那样古老:“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几十年,学生从私塾走进学堂,到如今仍是那种方式,变化不大。教师在三尺讲台统观全局,驾驭学生的言行举止。“分段、写作特色、重点阅读、作文……”确实太过枯燥。
怎能在这多彩的世界留住宝贝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一如既往地认为学校仍是他们的天堂。确实要动一番心思的。
不妨试试在课堂上加入节目演出的成分。教师是导演、编剧、主持,学生是观众、嘉宾、选手,用多彩的形式作为课堂的强有力的补充,让学生真心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节目制作、节目表演、角色表现。
课堂,是传授科学文化和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地方,与节目的制作似乎有“牛头不对马面”之嫌,硬攥在一起,会是如何呢?我们首先对两者进行分析。
一、课堂的任务。
从现在考试还成为一种主要评价手段的教育来看,课堂对科学知识文化具体作用可用五个字概括:教、学、练、能、考。
1、教。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依赖已有学科大纲和教材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教师研究教材,阅读相关的资料,用生动的有趣的形式展开,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针对性、学科性。备课是教师教好的关键。
2、学。学生在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教材及学科知识进行有序的学习。对学科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用脑用心地学习在此起关键作用。只有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木偶”一般,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教和学,学是关键。教者的目的是要学生学懂知识,灵活运用,能动手操作。学生则不是一个有口的容器,能够“灌”进;也不是一台机器,修修补补就能用;而是一个积极的主体,有感情的和教者一样的学习主体;他们可学,也可不学。谁都明白该学,而且要学好;但理想和现实总有些差距,产生效果的落脚点最终在学生身上。
3、练。经过教、学的活动后,学生要掌握知识,必定要经过练习。“闻鸡起舞”“一日不练手生”就是练的道理。熟能生巧,就是靠练出来的。当然,练会是一种乐趣,也会是一种累赘、一种负重;关键在练者。孔子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练成为一种乐趣,自然是最佳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