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
温一中 吴群勇
一、 教材分析
重点:“山”与“海”的含义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难点:诗句凝练难懂的语言及“山”“海”的象征意义。
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读生疑,以读促思。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王家新;
(2)理解“山”与“海”的含义,领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3)初步掌握质疑探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诵,明确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和技巧,并熟读成诵。
(2)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归纳、概括,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通往理想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只有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才能实现。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喜爱诗歌。
三、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丽水是“浙江的西藏”,浙西南山区,我们都是大山的孩子。面对连绵的群山,你们曾想到什么?
2、师: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齐读,正音正字。
2、师:诗歌是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