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5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导入:
  上课前,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李白知道多少?
  知道他的诗歌风格吗?豪放飘逸。那么,他属于哪个流派?浪漫主义。知道他最擅长哪种文体吗?古体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这首写得最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节课我们串讲了这首诗的字词,这节课我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色,并在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熟读或者背诵这首诗。
  (幻灯片1: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题: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①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注意把握。
  ②留别,留诗作别。
  ③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从下面几句诗中找到答案?
  (幻灯片2:介绍背景)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王侯将相。
  因此,当玄宗召他到长安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可以借此一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是玄宗却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填词作诗的,根本不重用他,只能写些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样的应酬之作。
  我们知道李白又是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自然受到排挤,一年之后就被放逐,离开长安。他那想要大济天下的现实的梦从此破灭。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没有梦的——因为,梦就是人生的理想——必然地,他要另寻一个地方来寄托自己的梦。那么他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有气势,如果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就会读得更有感情了。
  文本研习:
  1、刚才有同学问: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姥山太与众不同了。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节,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
  (幻灯片:诗的脉络)
  学生读。
  ①天姥山什么特点?
  高、大、神奇。
  ②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对比、衬托。
  天姥山这样高大神奇,“一生好入名游”的李白怎能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这样的地方呢?迫不及待地,他的梦就开始了!
  (幻灯片3:入梦)
  2、诗人是怎样到天姥山去的呢?课文中怎样描写?
  一生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①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
  从镜湖到剡溪,注意剡的写法。再到剡溪的谢公宿处。
  ②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能不能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轻松愉快。
  3、诗人从哪里开始写登山了?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天姥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陡峭、险峻。
  天姥山上景色如何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