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晋 祠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 初步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体会比喻、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通过对语段中关键词语的分析,了解说明中运用描写的方法及其效果。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说明文中,由于说明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如果从写作方法和表达形式上加以区分,说明文又可以分成两种基本样式:一种是平实性说明文,包括说明事物内容、历史、情状的介绍性说明文,解释事物存在和发展道理的阐释性说明文,简述事物、事理发展过程的叙述性说明文等,另一种是文艺性说明文,即运用形象化的文学手法所撰写的说明性文章,包括知识小品、科普读物、名胜古迹解说词等。<晋祠)就是一篇以实体事物为说明对象的文艺性说明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脉络。
  (1)讨论:本文说明对象是晋祠,那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2)讨论:照应这一特点的是哪些段落?
以板书形式归纳:
  优美的自然景色(2-5段)
  悠久的历史文物(6—11段)
  (3)讨论:第二、三部分各以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来分析,从“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山……”“这里的树……”和“这里的水……”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是先总说后分说,由外到内。从“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一是圣母殿”,“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和“三是殿前的鱼沼飞粱”以及“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全祠除逐组建筑外,还有……”“园中的许多小品……”这些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是先说主要的后说次要的。
(1)这段文字说明了晋祠的树的哪几个特点?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2)文章用哪些词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周柏”的特点?
(3)文章用两个比喻句说明了“左扭柏”的什么特点?
(4)文中“地下旋起的一股烟”改为“地下冒起的一股烟”行不行?
(5)与这个“旋”字相呼应的有哪两个字?(6)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文字说明了晋祠的树古老劲苍、造型奇特。是按先分后总的顺序说明的,语段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木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用“劲直”“皱裂”“疏枝”“偃卧”“粗大”“盘屈”“柔”“如盖”和“虬”这些词语,从树干、树皮、树顶、枝条和姿态等方面来说明。文章用了两个比喻句来说明“左扭柏”挺拔高大的形象和左扭的特点。在第一个比喻句中,“旋”不能改为“冒”。因为“冒”表示这股“烟”细小,而“旋”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转,突出其高大、左扭的.特点。这个“旋”字又和“拧”“绳”呼应,形象而传神。
  4.小结:本文是一篇以实体事物为说明对象的文艺性说明文。文章按总分总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通过对第四段的精读,我们更体会到文艺性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的表达作用,以及形象可感的语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